首页 >> 文化旅游 >>旅游类 >> 吴哥窟(Angkor Wat)
详细内容

吴哥窟(Angkor Wat)

时间:2017-08-05      大科星·黄培科【转载】   来源:互联网

吴哥窟(Angkor Wat),位于柬埔寨,早期为印度教寺庙,后改宗为佛教,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宗教遗迹。该寺庙由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于12世纪早期在高棉帝国首都耶琐陀罗补罗(Yaśodharapura)修建,作为国庙和他的陵寝。吴哥窟供奉毗湿奴(Vishnu),打破了前任诸王们的湿婆教传统。它是吴哥遗址群中保存最完好的寺庙,也是其中唯一自建立以来一直作为重要宗教中心的一座。它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巅峰,已作为柬埔寨的国家标志出现在国旗上,也是该国主要的旅游景点。

吴哥窟结合了高棉寺庙的两个基本特点:寺庙山和以早期达罗毗荼(Dravidian)建筑为基础的庙廊。它的设计象征了须弥山(Mount Meru)——印度教神话中天神们(deva)的居所:在3.6公里长的护城河和外墙之内,是三条长方形的回廊,每一条都比前一条有所升高。寺庙的中央是五点梅花型排列的庙塔。与大部分吴哥寺庙不同,吴哥窟朝向西方——学者们对于这一特点的重要性持不同态度。寺庙最令人震撼的是它建筑上的宏伟与和谐,还包括它大量的浮雕,以及墙上作为装饰的众多飞天女神(devata)。

现用名称“Angkor Wat”,高棉语意为“寺庙城”或“寺庙之城”;“Angkor”表示“城”或“都城”,是“nokor”一词的白话形式,其来源是梵语词汇“nagara”。“Wat”在高棉语中表示“寺庙庭院”(自梵语“回廊”)。

吴哥窟
吴哥窟


吴哥窟日出
吴哥窟日出


一、历史

吴哥窟位于今暹粒镇(Siem Reap)以北5.5公里,以巴普昂寺(Baphuon)为中心的原都城东南不远处。这里是柬埔寨重要的古建筑群区,也是吴哥遗址主体的最南端。

相传,吴哥窟是应因陀罗(Indra)的要求为他的儿子普里查·科·密列(Precha Ket Mealea)修建的王宫。根据13世纪中国旅行者周达观的记叙,有人认为这座寺庙是在一夜之间建成的鬼斧神工。

寺庙的最初设计和建造是在12世纪早期,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 - 约1150年在位)统治期间进行的,作为国王的国庙和都城,供奉毗湿奴。由于没有找到奠基石碑或任何当时的相关文献,它的原名不得而知。不过根据它所供奉的神祗,应该可以被叫做“Varah Vishnu-lok”。国王去世后不久,建筑似乎停了工,因此有一些浮雕装饰尚未完成。1177年,即苏利耶跋摩二世死后约27年,吴哥被高棉人的宿敌占婆人(Chams)洗劫。之后,新任国王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重建帝国,并在其北方数公里处修建了新的都城(吴哥城)和国庙(巴戎寺)。

吴哥窟的修建者,国王苏利耶拔摩二世
吴哥窟的修建者,国王苏利耶拔摩二世


13世纪下半叶,吴哥窟逐渐从印度教寺庙转变为上座部佛教寺庙,并一直沿用至今。吴哥窟在吴哥寺庙中由此而比较特别,即使它在16世纪后稍稍被忽视,也并没有完全废弃——这得益于护城河的保护——它阻挡了热带丛林的入侵。

第一个到访寺庙的西方人是葡萄牙僧侣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António da Madalena)。他在1586年到达此地,并描述说它“建筑风格奇异,无法用文字形容,因为它不同于世界上的任何建筑。它的庙塔和装饰的精美程度,是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极致”。在19世纪中叶,法国博物学家和探险家亨利·穆奥(Henri Mouhot)来到寺庙。他发表的旅行笔记使吴哥遗址名震西方:

        “其中一座寺庙——可以和所罗门圣殿媲美,大概是出自某位古代的米开朗基罗之手吧——在我们最最美丽的建筑中也能占有一席之地。它比希腊或罗马留给我们的任何东西都要宏伟。它与这个国家现在的蛮荒状态所形成的对比则令人痛心。”

穆奥和其他西方到访者一样,很难相信是高棉人修建了寺庙,并错误地将其鉴定为罗马的同时代产物。吴哥窟的真实历史只能通过其风格和碑文,加上对整个吴哥遗址的清理和修复工作来一点点拼接起来。通常在古代遗址中能找到的普通住所、房屋或是炊具、武器、衣物等其它有人类居住的迹象,在此都未找到。在这里找到的是遗迹本身的证据。

到了20世纪,吴哥窟进行了规模庞大的修复,主要工作是清理淤积的泥土和植被。修复工作在内战和红色高棉控制时期(1970 - 1980年代)被中断,但在此期间,除了对后吴哥时期雕像的偷盗和毁坏以外,损失还是相对较小的。

该寺庙是柬埔寨最具影响力的符号,已成为国家的荣耀,并在与法国、美国和邻国泰国的外交中发挥作用。自1863年左右,柬埔寨的第一版国旗开始,就有吴哥窟的形象印于其上。但是,从更广阔的历史甚至是跨文化的角度看,吴哥窟寺庙并没有单独成为国家象征,而是被纳入了法国殖民遗产的政治-文化过程中——原寺庙遗址于1889-1937年间在巴黎和马赛的“法国殖民地和环球展会”上被展示。大约1880年-1920年代中期,吴哥窟美学还以“musée Indo-chinois”的名字、以石膏模型的形式,由路易·德拉波(Louis Delaporte)在巴黎夏乐宫展出。

吴哥窟正面,亨利·穆奥绘制
吴哥窟正面,亨利·穆奥绘制


1870年艾米尔·基瑟尔拍摄
1870年艾米尔·基瑟尔拍摄


1911年法国发行关于吴哥窟的明信片
1911年法国发行关于吴哥窟的明信片


为了吴哥地区的吴哥窟和其它高棉历史遗迹的辉煌艺术遗产,1863年8月11日,法国将柬埔寨纳为保护国,并开始入侵暹罗,夺取遗址。而柬埔寨很快开始要求收回国家西北部的领土——这里从公元1351年开始就在暹罗(泰国)的控制之下(也有人认为是1431年)。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从法国统治下独立,也是从那时起拥有了吴哥窟。


二、建筑

1. 遗址与设计

吴哥窟位于北纬13°24′45″,东经103°52′0″,是寺庙山、帝王的标准国庙和后来的同轴画廊设计的独特结合。寺庙象征了众神的居所——须弥山:中央的五点梅花型庙塔象征了须弥山的五个山峰,而城墙和护城河则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山脉和海洋。对寺庙上层的保护日渐森严,普通信徒只被允许进入最底层。

吴哥窟的概要设计图
吴哥窟的概要设计图


与大多数高棉寺庙不同,吴哥窟朝向西方而非东方,这引得很多人(包括莫里斯·格雷兹和乔治·赛代斯——两人都是法国考古学家。译者注)猜测苏利耶拔摩二世意图把它修建为自己的墓葬庙。而寺庙中的浅浮雕均为逆时针排列(印度教语汇为prasavya),与正常的顺序相反——这一事实似乎支持了上面的猜测——婆罗门葬礼仪式都是按反方向进行的。考古学家查尔斯·海姆(Charles Higham)还在中央塔中发现了疑似葬礼中使用的容器。一些人已经认为,这是在死人上耗费精力最大的工程。但是,弗里曼(Freeman)和雅各斯(Jacques)却注意到,吴哥地区还有其它一些寺庙并非典型的东方朝向,他们认为吴哥窟的形制只是因为它所供奉的毗湿奴与西方方向关系较为密切。

埃莉诺·玛尼卡(Eleanor Mannikka,东南亚研究专家。译者注)进而又对吴哥窟进行了新的诠释。她按校准后的尺寸绘制了寺庙的平面图,以及浅浮雕的内容和排列,她认为这种结构表明了对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统治下的新和平时代的召唤:“太阳和月亮时间周期的尺寸都被写进了吴哥窟的圣地。圣室和圣廊意图使国王的王权永驻,并荣耀、安抚天界的天神,这分明表示王权来自天启。”学术圈对玛尼卡的提议既有浓厚兴趣又怀有疑虑。而她并不在乎来自诸如格雷汉姆·汉考克(Graham Hancock,英国作家,对古文明、石碑、巨石阵、神话和星象等方面有非传统的见解。译者注)等人的怀疑,并坚持称吴哥窟是天龙星座的部分呈现。

中央结构细部
中央结构细部



2. 风格

吴哥窟是高棉建筑经典风格的典型例子,以它为代表的的风格被称为吴哥窟风格。12世纪时,高棉的建筑师们已经对用砂岩(而不是砖或红土)做主要建筑材料胸有成竹。大部分可见区域由砂岩块制成,而外墙和隐藏建筑结构则由红土制成。砖块间的接合剂还有待鉴定,但很有可能是树脂或熟石灰。

寺庙因其设计的和谐之美而广受赞誉。20世纪中期的吴哥保护者莫里斯·格雷兹(Maurice Glaize)认为,寺庙“在有限的空间中使各种元素达到平衡,各部分分配匀称,堪称完美典范。它是力量、整体性与格调的完美融合”。

从建筑上讲,这种风格的特征性元素包括:尖形拱顶状、莲花苞式锯齿庙塔;半画廊和宽阔的走廊;连接回廊的轴心画廊;还有寺庙主轴线上的十字形平台。典型的装饰元素包括:飞天女神(或阿普沙拉)、浅浮雕以及门楣上的华丽雕饰和故事场景。吴哥窟的雕塑被认为较为保守,相比早期的作品更静态,少了些雅致。其它一些设计元素已在劫掠中被毁坏,或是在时间的洗刷下被磨损殆尽,如庙塔上所镀的泥灰、浅浮雕中一些人物上的镀金,以及顶棚所镶的木板和木门。

吴哥窟的上层回廊
吴哥窟的上层回廊



3. 特点

(1) 外层

寺庙的外墙长1024米,宽802米,高4.5米,外围被30米宽的开阔地和190米宽的护城河围绕。从东面的土堤或西面的砂岩引桥(causeway)可以进入寺庙。引桥通向正门入口,可能是为了替代木桥而后添置的。在每一个方位点上都有门楼(gopura)。西侧的门楼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门楼,它包括三座已经损毁的塔。格雷兹注意到,这座门楼恰到好处地既隐藏了寺庙主体的轮廓,又模仿了它的形制。南塔下方是毗湿奴的雕像,被叫做“Ta Reach”,最初可能占据着寺庙的中央神龛。画廊分布于庙塔之间,一直延伸到门楼两侧被称为“象门”的入口处(它们大到可以让大型动物通过)。这些画廊在外侧(西侧)有方形立柱,在内侧(东侧)则是密封的墙体。在立柱之间的天花板上有莲花花环的装饰,墙体西面有舞蹈的人像。墙体东面是栏杆柱窗、骑在雀跃的动物身上的男性舞者、以及飞天女神们(包括位于入口南侧,寺庙中唯一露出牙齿的一位)。

外墙内的土地面积是820,000平方米,它和寺庙一样,原先都是城市的一部分。寺庙的北面就是皇宫。吴哥的世俗建筑,并非用石头建造,而是用了不易保存的材料,所以如今除了一些街道的轮廓,什么都没有留下。大部分地区现在被森林覆盖。一条350米长的引桥从西门楼直通寺庙,桥上有蛇神那伽(naga)形象的栏杆,六组台阶分别通向两侧的城市。在引桥两侧,距离入口处的第三组台阶前,还分别有一个藏经阁(library),在四个方位点上各有入口。在藏经阁和寺庙之间还有池塘。池塘是后加入的设计,位于有狮子把守的十字形平台的两侧,共同连接了引桥和寺庙的中央结构。

航拍吴哥窟
航拍吴哥窟



(2) 中央结构

寺庙建立在高于城市的平台上。它由三组长方形画廊及中央塔构成,高度逐层增加。玛尼卡把这些画廊的意义解读为献给国王、梵天、月亮和毗湿奴。每一条画廊在方位点上都有门楼。两条内层画廊在转角处有庙塔,与中央塔形成五点梅花形。由于面朝西方,寺庙结构在东侧较为紧凑,给西侧的回廊和画廊留出更多的空间。出于同样的原因,朝西的台阶要比另一侧的平缓一些。

外层画廊长215米,宽187米,转角处有亭子而不是庙塔。画廊和寺庙外部呈开放式连通,带立柱的半画廊延展并支撑着整体结构。连接外层画廊和第二层回廊的是被称为“Preah Poan(千佛殿)”的走廊。走廊中是几个世纪以来的朝圣者们留下的佛像,不过大部分已经被移除了。这里有很多关于朝圣者们所行善事的碑文记载,多数用高棉语写成,也有少数为缅甸语和日语。千佛殿走廊隔出的四个小庭院可能最初是蓄水池。走廊的南北两侧是藏经阁。

再往前,第二层和内层画廊由另一个十字形平台(也是后加入的设计)和两侧的藏经阁连接。从第二层以上,飞天女神大量现于墙上,单独或成群出现,最多可达四个一组。第二层回廊长115米,宽100米,最初可能为了象征须弥山周围的海洋而蓄水。每一边有三组台阶通向内层画廊的角塔和门楼。陡峭的阶梯象征了进入众神之国的艰难。内层画廊被称为巴甘(Bakan),是边长60米的正方形,由轴心画廊连接中央神龛的每一个门楼,次神龛位于角塔下。画廊屋顶的基本装饰图案是蛇身上面有多个狮头或迦楼罗(garuda)头,雕刻过的横梁和门楣装饰着画廊和神龛的入口。中央神龛之上的庙塔高度为43米,离地面高度达到65米。和早期的寺庙山不同,中央庙塔高于环绕它的四个庙塔。神龛最初摆放着毗湿奴的雕像,四面都是敞开的。在其被改造为上座部佛教寺庙时,四面都被用墙封死,新墙装饰有站立的佛像。1934年,保护者乔治·杜鲁维(George Trouvé)挖掘了中央神龛下面的洞穴:宝物已经被盗走,只剩下沙子和水。但他确实在地面上方两米处发现了带有金箔的圣座。

吴哥窟中央结构的微缩模型
吴哥窟中央结构的微缩模型



(3) 装饰

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大量装饰,是吴哥窟极富盛名的原因之一。装饰的主要形式是浅浮雕带。外层画廊的内侧墙壁上是一系列大尺寸的浅浮雕,刻画的主要是印度教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的场面——海姆称它们为“已知最伟大的直线排列的石雕”。从西北角开始,逆时针排列的分别是:西画廊的楞伽之战(Battle of Lanka,出自《罗摩衍那》,罗摩战胜罗波那的故事)和俱卢之战(Battle of Kurukshetra,出自《摩诃婆罗多》,俱卢和般度两族两败俱伤的战事),南画廊的苏利耶跋摩二世游行队伍(唯一的真实历史场面)和印度教神话中的32层地狱和37层天堂。

东画廊中是最著名的场景,“搅乳海(Churning of the Sea of Milk)”:92位阿修罗和88位天神,以蛇神婆苏吉(Vasuki)作搅棍,在毗湿奴的带领下搅动乳海(玛尼卡只数出了91位阿修罗,并解释说两侧不对等的数量代表了从冬至到春分的天数和从春分到夏至的天数)。接下来就是毗湿奴打败阿修罗的场景(16世纪时新增)。北画廊展现的是黑天(Krishna)战胜波那(Bana),以及众神与阿修罗的战争场面(格雷兹认为它是“做工最差的一幅”)。西北和西南角亭中的场景雕刻规模则小了很多,一些场景无法辨认,但大部分是出自《罗摩衍那》或是关于黑天的生平。

搅乳海的浅浮雕。中间是毗湿奴和他的巨龟化身俱利摩
搅乳海的浅浮雕。中间是毗湿奴和他的巨龟化身俱利摩


吴哥窟中大量装饰着阿普沙拉(apsara)和飞天女神——在当前的研究目录中记录了超过1,796个。吴哥窟的建筑师们用小型的阿普沙拉形象(30-40厘米)来装饰廊柱和墙壁,用较大型的飞天女神形象(全部都是约95-110厘米的全身像)更显著地装饰寺庙的每一层——从入口亭到高塔顶。1927年,萨福·马夏尔(Sappho Marchal)发表了一份研究目录,罗列了飞天女神的不同发型、头饰、服装、姿态、穿戴的珠宝和装饰的花朵。马夏尔认为它们都是以吴哥时期女性的实际穿着风格为基础的。

飞天女神是吴哥窟风格的标志
飞天女神是吴哥窟风格的标志


转角处的装饰
转角处的装饰



4. 建造技术

建筑用的石块,平滑如打磨过的大理石。它们并非靠涂抹泥灰,而是靠一种至今无法破译的方法紧密接合在一起。砖块有些情况下靠榫卯连接,而大多数时候靠的是楔形榫头和重力。据推测,砖块的码放要依靠大象、棕绳、滑轮组和竹制脚手架。亨利·穆奥注意到,大部分砖块上有直径2.5厘米、深度3厘米的小洞,砖块越大,小洞越多。一些学者猜测这是为了用铁棒把它们连接起来,另一些则认为这是为了方便调整它们的位置而打的临时桩孔。

整个遗迹的建造使用了大量的砂岩——总体积甚至超过了埃及的胡夫大金字塔。砂岩需要从东北40公里处的库楞山(Mount Kulen)采石场运送过来,路线可能是先沿运河往洞里萨湖(Tonlé Sap Lake)行35公里,再横穿湖面行又一个35公里,最后沿暹粒河(Siem Reap River)逆流而上,行15公里,总长度达到90公里。不过,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的内田越雄(Etsuo Uchida)和下田一太(Ichita Shimoda)在2012年运用卫星影像发现了一条连接库楞山和吴哥窟的短运河(长35公里)。二人坚信高棉人是使用这条水道来运送砂岩的。

在护城河对岸远观吴哥窟
在护城河对岸远观吴哥窟


事实上,吴哥窟所有的表面、立柱、横梁甚至屋顶上都有雕刻。几英里长的浮雕展示了印度文学中的场景,包括独角兽、狮鹫、拉战车的飞龙以及跟在骑象的首领身后的武士和发型精美的舞蹈中的女神。单单画廊墙就装饰了1,000平方米的浅浮雕。某些墙上的洞孔说明它们可能曾经装饰着青铜板——这在古代价格昂贵,也是偷盗者的首要目标。石匠和雕刻家艾利克斯·伊万斯(Alex Evans)在发掘克久拉霍(Khajuraho,印度古迹群。译者注)的时候,重塑了一尊1.2米的雕塑,花费了60天。罗杰·霍普金斯(Roger Hopkins)和马克·莱赫纳(Mark Lehner)也指导过开采石灰岩的实验:12名采石工在22天内开采了400吨岩石。当时负责采石、运输、雕刻和安置如此之多砂岩的劳动力肯定有几千人,其中还包括高水平的工匠。当时运用的雕刻技术则是在其先前几百年就发展出来的,因为出土的七世纪的人工制品已经展露出纯熟的技术,而这是在高棉王朝兴盛以前。

吴哥窟背面
吴哥窟背面



三、今日吴哥窟

印度考古调查局(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于1986至1992年间对寺庙开展了修复工作。从1990年代开始,吴哥窟一直在受到保护,游客数量也大幅上升。1992年吴哥古迹群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这给柬埔寨提供了一些资金,并鼓励了政府对遗址的保护。德国阿普沙拉保护项目(German Apsara Conservation Project, GACP)致力于保护那些装饰在寺庙中的受损的飞天女神像和浅浮雕。该组织的调查显示,有大约20%的飞天女神保存状况不佳,主要原因是自然腐蚀和石块变质,但也有部分原因是早期的复原尝试。其它工作还包括修复坍塌的建筑体,并防止进一步的坍塌:例如,上层的西面从2002年开始就由脚手架支撑;2005年日本团队完成了外层回廊北藏经阁的修复。世界遗产基金会在经过数年的保存状况研究后,于2008年开始了对“搅乳海”回廊的保护工作。该项目复原了传统的高棉式屋顶系统,并去除了在早期复原工作中加入的水泥(水泥使盐浸入了浅浮雕背后的结构,使表面的雕刻色彩消褪、受到损害)。工作的主要阶段于2012年结束,并最终于2013年在画廊屋顶安装了尖顶装饰。

在吴哥古迹群中,吴哥窟、圣剑寺(Preah Khan)、巴戎寺(Bayon)和西寺(West Prasat,查无此寺,待考证。译者注)中的砂岩正在遭受微生物膜的侵蚀。一种深色的丝状真菌在圣剑寺样本的内、外部都有发现,而橘色藻则只在变成粉色的圣剑寺砖块样本外部被发现。

吴哥窟如今已成为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政府的统计数字显示,2004和2005年,分别有561,000和677,000位外国游客到访暹粒省,大约是这两年内柬埔寨外国游客总数的50%。从1990年开始,私营企业SOKIMEX(Sok Kong Import Export Company,索康进出口公司)从柬埔寨政府租借并接管吴哥窟。到目前为止,除了乱写乱画以外,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的损害相对较小;绳子和木质台阶也分别被用来保护浅浮雕和地面。旅游业为维护工作带来了额外的资金——例如2000年,整个吴哥古迹群大约28%的门票收入用在了寺庙维护上——尽管大多数工作都是由外国政府赞助、而非柬埔寨自己授权的团队来完成的。

由于吴哥窟在旅游业上的显著增长,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它旗下的保护、发展吴哥历史遗迹国际协作委员会(ICC),联合皇家政府和APSARA(Authorit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gkor and the Region of Siem Reap,吴哥/暹粒地区保护管理权威机构),组织了以“文化旅游”概念为议题的研讨会。研讨会上强调了高质量住宿设施与服务的重要性,以帮助柬埔寨政府在避免商业化和大规模的旅游产业的同时,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并把丰富的柬埔寨文化融入其中。2001年,这种激励催生了“吴哥旅游城市”的概念,即以传统高棉建筑为发展主旨,兼备休闲、旅游设施,同时也提供能容纳大量游客的高级酒店。

如此大规模的旅店建设发展趋势引起了APSARA和ICC的关注。它们认为,之前的旅游业发展不符合建设规范,更多这样的工程会对景观特色有潜在危害。况且,这些工程规模之大,已经威胁到了附近城镇的饮水、排污和电力系统。人们注意到,该地区高频旅游业所需的优质住宿设施、大型高速公路的开发等,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地下水的水位,从而间接对吴哥窟寺庙的结构稳定性造成压力。暹粒当地居民也为自己城镇的自然风光和清新空气受到旅游业的影响而发出呼声。由于当地的空气是“吴哥旅游城市”等项目的关键内容,因此当地政府也在协商如何在未来的旅游业中避免对本土价值和文化的牺牲。

在2012年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东南亚国家联盟)旅游论坛上,婆罗浮屠(Borobudur)和吴哥窟互认为姐妹遗迹,它们所在的省将成为姐妹省。将来可能会有两架印度尼西亚航班从印尼日惹(Yogyakarta)直飞至暹粒。

(完)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在线客服
- 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大科星智能交通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